找关于刺绣的散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9:32:42
求关于刺绣的散文,词句优美的那种,也可是和刺绣有关的文学方面的内容。

怀念母亲的刺绣

逝人已乘仙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母亲去世已有半年了,今天我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存放多年的,一件件熟悉的绣花床上用品,映入眼帘,那用纯白及五彩丝线勾勒出的图景,有我熟悉的,如金鱼水草、松树白鹤、玫瑰蝴蝶、鸳鸯荷花、夜莺海棠、熊猫竹子、富贵牡丹等,这一幅幅精巧美丽的刺绣手工艺品,使我思潮起伏,难以释怀,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记得当年处在物质匮乏七十年代,电风扇、洗衣机、冰箱、都是希罕之物。我结婚时,母亲给我的礼物,就是精心绣的鸳鸯荷花枕头,那连理枝上亭亭玉立的并蒂莲,田田绿绿的叶子,粉红色的花朵,波光粼粼的水,一对正在嬉水鸳鸯,构成一幅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入神入画的境界,母亲给我的礼物,虽然不厚重,但是她是用心、用爱,精心制作的手工品,此件鸳鸯荷花,感情深厚,记得布置新房时,床上摆放的此对枕头用品,便觉得满堂生辉,亲朋好友参观新房,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对鸳鸯荷花枕头,朋友们看了赞不绝口,评头论足,称赞其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绒彩夺目、丰神宛然。母亲心灵手巧。爱心无限,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这对精美的绣花枕头,足以珍贵和十分自豪。是值得记念的,我们一直保存至今,看见此物,仿佛看见母亲的音容笑貌,在灯下手拿针和线的样子。??母亲是独生子女,从小由于受孔孟之道,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影响,仅仅只读了小学三年级,文化不高,但是聪明能干,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当时很深入人心,但唯有其女红,江浙一带社会上盛兴,女子必须会女红,也就是会绣花,那些能织善绣女子,往往更被家族看重,尤其是待嫁的女孩子,特别是生活在城镇女孩子自小都要掌握"女红"技艺,正因如此,母亲的刺绣工艺从小受到社会氛围薰染,刺绣水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五十年代期间,母亲加入绣花手工艺合作社,由于聪明好学,技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常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作后、工作家庭两不误,白天上班,晚上做家务,缝缝补补,还要忙里偷闲,做刺绣活,记得全国人民开展支援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母亲经常加班加点,印象最深的母亲绣的天安门与和平鸽,可以说是精心制做,呕心沥血,是度过许多不眠之夜完成的,这件手工刺绣,天安门庄严宏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城楼上悬挂着大大的红灯笼,一群鸽子在天空中飞翔,庄严中不失活泼,寓意深刻,爱国之心溢于言表。??添了孙子,做了奶奶,母亲为孙儿置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