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不反刘邦是怕死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1:13:44
在楚汉之争的的时候,不是被刘邦降为淮阴候以后.我指的他破赵平齐有能力有条件反,那个叫什么通的劝他不听。

在他有能力反的时候,他倒是真的没有反意.反倒是他没有能造反的资本时却想造反,结果事败身死族灭,落得个可悲的下场.其实韩的死是咎由自取.他在军事上是个天才,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个十足的白痴,所以在风云诡谲的政治斗争中输的一干二净.
历史上即使是现在仍有人把韩信之死来证明开国君主屠杀功臣的罪证之一.其实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各占一块地方,连城数十.当初他们与刘邦联合共灭项羽,是利益上的结合,对刘邦根本谈不上什么忠心,只要一有风吹草动或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起兵造反.所以刘邦一要翦除他们.经过了几次战争后,异姓诸侯王只剩下了长沙王.他能存续到汉文帝时期,没有别的原因,国小力弱,对皇权根本构不成危胁,而且,长沙王下面的国相是轶候,他在刘邦功臣中排名第24位,他的封地和权力都要比长沙王大的多.
反观韩信,他有好多次惹怒刘邦,最严重的是占领齐地后居然要求刘邦封他齐王,而刘邦当时正在难头上,试想,哪有君主受得了这个.好在刘邦脑袋瓜灵活,及时采纳了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但是君臣间不信任的种子已经埋下了.
后来楚汉战争一结束,刘邦就夺取了韩信的军权,改封为楚王.其实如果韩信懂得保身立命的话可以象张良那样随便让刘邦封个侯,他的结局会好的多.但是韩信不仅没有,还是去当了楚王.而在楚王任内,不仅不知自敛,反而收留项羽的大将钟离昧!于他又把自己往推了一把.后来刘邦采用陈平之计捉拿了韩信,把他降为淮阴侯.
但是降为淮阴侯后的韩信,此时他虽然认识到刘邦对他不放心的关键所在,但仍迷迷糊糊,没有夹着尾巴做人,反而仍很高傲,羞与绛、灌等列。有次他路过樊哙的家,樊哙很尊敬他,仍尊称他为"大王",但他却耻于与他同列.樊哙虽然没什么,但是樊哙的老婆可是吕后的妹妹,她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韩信又向死神近了一步.
降职后的韩信,仍然不知道隐瞒自己的观点.明知道刘邦害怕他的能力,但是仍然曝露自己的长处.刘邦与韩信讨论诸将带兵的能力。“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刘邦本来就“畏恶其能”,韩信不顾阶下囚的地位,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进一步触动了刘邦的痛处。
最后韩信交游不慎,他仍然与一些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