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荷质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7:01:43
麻烦详细一点!

荷质比又称比电荷[2]。等于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Q与其质量m之比Q/m。
一个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不论电量是正还是负,一律代正值)与它的质量的比值就是这个粒子的荷质比。
电子电量e和电子静质量m的比值e/m。电子的基本常数之一。又称电子比荷。1897年J.J.汤姆孙通过电磁偏转的方法测量了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它比电解中的单价氢离子的荷质比约大2000倍,从而发现了比氢原子更小的组成原子的物质单元,定名为电子。 精确测量电子荷质比的值为-1.75881962×10库仑/千克,根据测定电子的电荷,可确定电子的质量。
20世纪初W.考夫曼用电磁偏转法测量β射线(快速运动的电子束)的荷质比,发现e/m随速度增大而减小。这是电荷不变质量随速度增加而增大的表现,与狭义相对论质速关系一致,是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之一。

电荷与相对质量之比!

粒子所带电荷量与粒子质量之比

指微观粒子的带电量(e-)与质量(kg)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