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存货计价和期初存货计价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5:47:05
期末存货计价和期初存货计价是什么意思
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低 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低 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这两个是什么意思?

这是由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引起。
  存货计价方法常用的有
  (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一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二)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假定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按最近收进存货的单位成本计算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月末存货通常是按较早成本确定,而发出存货的成本则按最近一次的单位成本计算,如果发出存货数量超过最近一次收进存货的数量,超过部分要依次按上一次进货的单位成本计算。
  (三)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企业采取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直接影响期末存货计价和期初存货计价的高低。
  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低 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可以这样理解: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低,说明发出的存货价值过高,而发出存货的价值直接记入了主营业务成本,成本记高了,当期的收入就减少了。(此处指利润减少了)。发出存货的价值是过高地发出还是过低地发出由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决定。

一、期末存货计价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存货金额,期初存货计价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期初存货金额。
二、存货期末计价:是指企业在会计期末(通常指年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按何种价值列示。存货在期末的计价方法一般有三种,即成本法、市价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1、成本法,是指按照期末结存存货的实际采购成本或制造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并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缺点是当存货市价下跌时,会导致资产虚增,不符合会计的谨慎原则。
2、市价法,是指按照期末结存存货的市场价格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缺点是收集市价资料的工作量过大,不便于实际操作,当存货市价升高时,还会导致当期利润虚增。
3、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在会计期末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