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效应指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但爱因丝坦有光速不变理论,和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这不就矛盾了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3:48:36
如何解释

多普勒效应描述的是光(或电磁波)源和接收器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的的光的变化。光源和接收器互相远离,光谱上光的频率会变小,谱线发生红移(谱线向红的一端移动)。光源和接收器互相靠近,光谱上光的频率会变大,谱线发生蓝移(谱线向蓝的一端移动)。
多普勒效应只说了光的频率发生变化,跟光速没有任何关系。光速是不变的,c=λf。(c是光速,λ是波长,f是频率。) 当光的频率变小时,波被拉伸,波长随即变大;当光的频率变大时,波被压缩,波长随即变小。所以不管是红移还是蓝移,光速都是不变的。

多普勒-斐索效应

光(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计算公式分为以下三种:
(1)纵向多普勒效应(即波源的速度与波源与接收器的连线共线):f'=f [(c+v)/(c-v)]^(1/2)
其中v为波源与接收器的相对速度。当波源与观察者接近时,v取正,称为“紫移”或“蓝移”;否则v取负,称为“红移”。
(2)横向多普勒效应(即波源的速度与波源与接收器的连线垂直):f'=f (1-β^2)^(1/2) 其中β=v/c
(3)普遍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的一般情况):f'=f [(1-β^2)^(1/2)]/(1-βcosθ)
其中β=v/c,θ为接收器与波源的连线到速度方向的夹角。纵向与横向多普勒效应分别为θ取0或π/2时的特殊情况

根据光速不变原理(见狭义相对论),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有相同数值,光学多普勒频移只决定于光源和观测者间的相对运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