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至善”是指的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5:25:48
上善若水吗?不好理解。

是追逐最大程度的“好”,没有具体的框架,说你一定要好到什么程度,是指把能做好的事做到最好,跟“善良”根本没关系,有的高校的校训就是“至善穷理”就是说,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尽最大力量对待事情(尤其是学术方面)把道理弄明白,明白到他人无法辩驳你!

不要搞混了。
“至善”是儒家《大学》中的词语。
“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的句子。
两家的文风与思想都有差别。

《大学》中的“至善”指的是一种人生生命的境界:
用《大学》中的话说就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用今天的话说大体上就是:
开始从自身做起,经常反省自我的内心,明辨善恶是非,去恶存善,内心切切实实地坚持正道,培养人性中的仁义礼智信的品德素质德性,并且在行动中去实践领悟巩固,(这个过程自身的身心气质能力都会产生变化);进而将这种光明德性向外扩展到做人做事,“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经历了人事方面的锻炼以后,自己的整个身心都与这种光明的德性合而为一,不用再怎么去反省改正,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都符合这种德性,能很好地做人做事,也让这种广大光明的德性智慧影响利益到天下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改变。
这种境界就是“止于至善”了!

我的理解如此~

你想想水的自然属性,它在什么时候起什么作用就完全明白了啊!

《大学》第一句:“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大意是说,应对具体事件的完全符合天理的至高标准。朱注强调的是一种在具体情境之下的“至善”。
“上善若水”似是强调一种水的阴柔,弱胜强,不足胜有余。又,水孕育万物而不争功。老子的思想。(见《老子》第八章)

善良到一定程度!呵

相当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