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乌有出自哪个典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9:10:39

成语:子虚乌有
成语解释: 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子虚乌有”是一条成语。子虚和乌有是汉代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里虚构的人物。这篇文章里说,楚国的子虚在齐国乌有面前夸说楚国云梦地方的广大和楚王狩猎时的盛况。乌有很不服气,也夸耀了齐国,说齐国各方面都胜过楚国。两个人争论不休,谁都说服不了谁。其实,“子虚”是虚假不实的意思,“乌有”是幻想、不存在的意思。这两个人名都是借托的。后来,人们就把虚假的、不真实的或是不存在的事情,叫做“子虚乌有”。

子虚乌有zǐ xū wū yǒu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子虚乌有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出自】: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示例】:文贵征实,不蕲于振奇,所以愧文士~之习也。(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
【近义词】:捕风捉影、荒诞不经
【反义词】:千真万确、铁证如山、勿庸置疑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子虚乌有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no such man and nothing like that

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