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电池的电压是10伏,它的意思是:在正极的电势是10伏吗?还是整个电池或负极的电势是10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0:45:41

电压是相对的。通常人们假定负极的电压是0伏,所以10伏的电池,正极就是10伏。或者说,通常电池的电压,是指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差。当然,10伏的电池,你也可以理解为正极是5伏,负极是-5伏;或者正极是3伏,负极是-7伏等等。这样理解在理论上也不算错,只不过大家为了叙述的方便,都习惯把负极定为0伏。
通常所说的电池,是指把有限的原料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一般是用的化学方法。通常大家所说的“太阳能电池”,严格意义上不是电池,而是用光发电装置。化学电池通常有正负两极,一般所说的电压,实际是指在可用情况下,两极之间电流极小时的电压。所以说是电流极小时,是因为电池内部都有电阻,简称“内阻”。电流越大,内阻所占用的电压越大,输出的电压就越小。所说的“可用情况”,是说电池的输出电压是有一个范围的而不是一个恒定值。一般是刚刚开始用时电压较高,放电越多,电压越低,最后就无法使用了。某个电池的广告说带不动玩具的电池,还能带动收音机或钟表,以示它的电池能量充足。其实这是一个伪科学的骗局,因为所有的电池都这样。电动玩具对电池的消耗比较大,也就是电流比较大,相应的,内阻所占用的电压就比较大。使用一段时间后,虽然电池还剩余一部分电能,但因为内阻占用的电压较大,使得输出的电压太小了,所以就不能带动电动玩具了。但同时,收音机所用的电流比较小,所以玩具用不了的电池,放到收音机上还能用。
理论上,把电流极小时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也就是内阻影响几乎为0时的电压,称王“电动势”,而一般的电压,指得是“输出电压”。通常1.5伏电池的电压,是指的平均输出电压。这种电池的电动势可能接近1.6伏,在1.4伏的时候,可能还能工作。而对于镍氢充电电池,一般标示1.2伏,充满电后可能达到1.4伏以上,若是电流不大,一般1.0伏还能工作。

电压是针对两点而言的,就是这两点的电势差,它的大小等于单位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做的功。
电池的电压是针对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这两点而言的,如果说一个电池的电压是10伏,它的意思是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势差是10伏。如果定义电池负极的电势为零,那么正极的电势就是10伏。

指的应该是电动势
即没有外接电路时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势差(电压)。

是正负极电势差为10伏

正付压差1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