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书香,爱我中华的作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0:59:17
是读后感。
书目如下:
1.我的祖国丛书。
2.中华传统礼仪读本。
3.为了祖国的母亲。
4.将军们的故事。
5.雷锋的故事。
6.小游击队员。
7.两个小八路。
8.小英雄雨来。
9.亲近大明。
10.感恩父母。
11.感恩朋友。
必须是这些书的读后感。
注意是读后感哦

我凑巧写了一个,你看看吧

  读《雷锋1940——1962》有感

  有些事,我们不应该忘记;有些人,我们不应该忘记。
  ——题记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 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的话依然在耳边回响。

      雷锋精神曾经影响了一代人,他堪称是共产主义新型人格的代表,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形象的一个缩影。

  然而在《雷锋1940——1962》这本传记中,雷锋其实也和现在的青年人一样是时尚潮流的追求者。他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参加少先队、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成为钢铁工人、参加解放军;他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穿皮夹克戴手表、学习毛泽东选集……这本书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全新的雷锋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伟大的传奇人物。

    但是今天,有些地方关于雷锋的书籍已经绝版了;重庆市装饰一新的“雷锋车”上路行驶时遭遇尴尬:不但义务帮助乘客提行李的举动屡遭拒绝,而且很多年轻乘客不认识雷锋,更被初中生误认为是董存瑞……

  如此矛盾的事实摆在眼前,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

  事实上,许多“学雷锋”形式已经陷入“三月来四月走”的尴尬中,显得过于形式化,甚至有的部门和组织对学雷锋做出硬性要求,出现了不少一日“假雷锋”,导致我们现在对雷锋倍感陌生。

  难道21世纪就不需要雷锋了吗?

  雷锋只是一颗平凡的螺丝钉,然而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雷锋精神自然不必再多加诠释 ,他对我们的价值不可估量。

  那么,今天的我们,21世纪的中学生,共产党的后备军,未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