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庸之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3:18:05
我不知道该杂写!请知道的人告诉一下!谢谢了 !

【中庸之道】
中者,不偏不倚,不前不后,不进不退,不发不收也;庸者,平也,庸庸碌碌也即平平安安也,有言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发祥地,其中“中庸之道”可谓一大特产,乃使人们受益匪浅。历史上多少中庸之人得以成道。“中庸”一词绝非贬义,而为“恰到好处”之说,有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之感。这其中的火候绝非一日之功所能成就,倘若遇上两党纷争,则“中庸”之术相当之讲究,既要让两者不以己为敌,又要得两方面的信任实在难为了。历史上多少“左倾”、“右倾”、“左翼”、“右翼”不都在各类纷争中被打得遍体鳞伤吗?唯有两者之间的才得以幸存。现在的中立国不也如此吗?但中立很难,你想中立别人都要拉你,你想声明自己的清白别人都会将你归入一个方面。
“中庸”应当是从各个方向看过去都在中间的。人说:“枪打出头鸟。”大概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出风头的缘故吧,出了风头必定有人嫉妒,有人不满,你便成了他们发泄的目标。有钱也不出风头,有能耐也不在大庭广众下露脸,有权也不在众人面前摆,因为这些都是“激进”之道,而非“中庸”。相反,自暴自弃又是不好,甘愿落后也会遭殃,如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搞“末位淘汰制”,如果你在很后面,即使你不是末位也是有“池鱼”之灾啊。而中间就不一样,既不用承担大量的任务,又不必担心被“淘汰”,只管稳坐钓鱼台,优哉游哉。
中国人喜欢“中庸”。坐位子,喜欢坐中间;住房子,喜欢住中层;吃东西,喜欢吃中间;办事情,喜欢折中干;连说话,也像鲁迅先生所写的“哈哈先生”一样,喜欢说适中的话,说得太亲恐人误会,说得太远恐人生气。
大概这“中庸”之术乃天地间的圆美之术。西方有“黄金分割点”,其比值是0.618,在人类和自然界中许多此类比例,如人的鼻、眼、口、肚脐等都位于相应身体的黄金分割点,人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画成1:0.618时的长方形看上去最舒服也是这个道理。而这“中庸”之道便是中国的黄金分割点,有了它,人们才感到各类事物的平衡与牵制,和谐与完美。因而“中庸”之术,虽经几千年的历史而仍为人们发扬广大。
“中庸”者能保平安。从官场到刑场,从学者到农夫,从封建社会到当今社会,基本上都适合这一“定律”。连学生也是如此。你看,上课时总有不少人在做“听众”,他们抱着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