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07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试卷(语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8:23:23
现代文是《心中的芦苇》那一卷子
苏州市2008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语文)
现代文是《匡庐晚钟》

苏州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1.晚祈的钟鸣,似乎是寒风带来的,隐隐约约的,其实这只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对庐山这座宗教名山的“诚心祈福”,(2分)也是“在这夕阳如血的黄昏”对庐山的一种“虔诚的参悟”。(2分) ,
  2.第一次出现的“这么一想"单独成段,承上启下。既是对上文“一个俗人面对着这座‘一山藏六教’的宗教名山……参悟”“这里面又该有多少轮回的秘密呢?"等内容的小结,又领启下文“让人感怀”的内容。第二次出现的“这么一想”,引出对上文所写的“先贤大家"登山行为的理性分析,使文章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3.答题要点:①庐山是有生命的。 ②富有宗教色彩。 ③既有大山的伟岸,又有水的圆融。(每答出一点得2分)
  4.庐山是有着伟岸生命的山,不可能被征服,人们只能在登山过程中与它交流,参悟人生的意味,寻求心灵的回归。(3分)庐山是一座“一山藏六教”的宗教神山,对它应该充满敬意,甚至膜拜。(2分)
  5.C(斥:驱逐)
  6.B(①②表现王彦超作战有谋略,④讲的古制,不是王彦超的举动)
  7.C(上表请求太祖处治的是自己当年没有挽留太祖的罪过,而非失言)
  8.①(王彦超)于是领兵奔赴石州,他亲自击鼓催促士卒登城,亲自冒着箭石(指挥作战),几天后攻克了石州。(“趣”“鼓”“躬”各1分) ②宋太祖与王彦超有老交情,就来到作坊,召随从大臣宴会习射。(“旧”“因”“幸”各1分) ③(我)如今已经老迈无能,希望能够告老退休返回家园,这是我的愿望。)(“衰朽”“乞骸骨”各1分,判断句式1分)
  9.(1)大雁是“孤雁”,太阳又是“寒日”,孤单感加上傍晚的寒意,写出了浪迹飘零之苦。(2分)晚霞吐红,在流浪人眼中看来,红光惨淡,透出寒意,引发了作者凄苦无奈之感。(2分)
  (2)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2分)都写了酒醒后的情景,突出了孤独无依、凄凉难耐之感。(2分)
  10.①无贵无贱 天长无少 ②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③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④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每空1分)
  11.D(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12.(:(“审美活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