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齐云山丹霞地貌发展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4:06:46

“丹霞地貌”这一名称是陈国达教授1939年提出的。此后,国内学者多年研究发现,我国丹霞地貌分布点多达650多处,其中大多数丹霞地貌区已被开发为旅游风景区或国家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山已成为我国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但在丹霞地貌应用开发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发现,丹霞地貌的成因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相比还有明显的滞后性。丹霞地貌是一种岩石地貌,但有关岩性和构造等与丹霞地貌发育的联系性方面,还缺乏更多有实验数据基础的理论研究成果。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构造,室内岩性偏光显微镜鉴定及X荧光光谱成分测定等,对安徽齐云山较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成因作了较深入探讨,希望能弥补我国丹霞地貌在理论研究上的不足。 齐云山丹霞地貌发育于晚白垩纪近水平或缓倾斜的巨厚红色砂岩、砾岩中,这些地层是在燕山运动第二幕所形成的山间湖盆中沉积的,在后期的新构造运动中逐渐抬升切割形成向斜断块山。 向斜断块山在形成过程中受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产生了众多的垂直节理,同时由于岩体具有软硬互层的岩性和易被溶蚀的钙质胶结,因此在亚热带气候环境下遭受到强烈的外营力风化剥蚀,先在垂直节理处发育了“一线天”式的深沟,进而在深沟处不断崩塌,形成巷谷和悬崖;每年的洪水季节间歇性洪水会带走崩积物并逐渐将巷谷切割成较大的山涧;当水流来不及搬走崩积物时,则在崖麓往往形成崩积缓坡。 陡立的崖壁因受流水的机械侵蚀和含CO<,3><'-2>的雨水对钙质胶结岩层的溶蚀,在流水顺层面侵蚀的情况下便发育了众多向崖内凹进的长条形扁平状溶蚀穴,因软硬交互的岩层易发生崩塌,最终使溶蚀穴进一步扩大成为较大规模的丹霞洞穴。 齐云山丹霞地貌在地质构造上为一和缓的向斜,轴部岩层呈水平产状,仅边缘岩层倾角较大,经隆升运动和流水切割形成单斜山的结构。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层倾角在10°以内,这种构造是受沉积环境决定的,多位于向斜盆地的中间部位如香炉峰、虎岭等。单斜构造岩层倾角多在10°~30°之间,并多位于向斜盆地边缘,如狮子峰和西南部岩坑水库(倾向NE35°、倾角29°)等处。 不同走向的垂直节理密度不同、影响的深度不同、形成的丹霞地貌特征也不同。走向NW290°~310°的垂直节理比较稀疏,但影响的深度大,在这组节理发育的部位多有较大的山涧(如乾溪、桃花涧、饮鹿涧、碧莲涧等),在深涧两侧有高大、壮观的陡崖发育。走向为SW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