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善提案范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9:41:59
有那位仁兄写过成功的提案改善啊!让小弟分享一下!

去工业工程管理网,下载提案改善案例,不错的。

企业应该先做强再做大
做大做强企业,这是不少企业的追求,也是各级政府努力倡导的,一些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甚至提出了“创世界五百强”的口号,这自然是好事。追求规模,能够壮大实力,提升知名度,促进企业不断发展,这样的雄心不能少,否则就难以在竞争剧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更谈不上跻身行业前列。

但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多数企业都遭遇了困难,有的甚至出现倒闭,在这一轮经济衰退大潮中,一个看似悖理的现象大行其道:规模大的企业日子普遍难过,有的已经在减产缩能裁员,个别甚至面临停业倒闭;不少小企业却影响微小,生产经营比较正常,效益亦较好。这一现象值得深思,做大还是做强,先做大还是先做强,这样的抉择摆在了每个企业面前。
做大自然不错,但是,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优势。做大以后出现船大难掉头、赢利模式跟不上等问题,常常使立志做大的企业陷入困境。因求大而走上下坡路直至倒闭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为做大而盲目扩容,甚至走多业经营的道路,逐渐丧失了在主业上的优势,最终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而遭受惨败。这样的教训应当吸取。反之,小企业资金占用少,内部管理灵活,一遇风浪就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反而在大风大浪中游刃有余,保持了稳定。
要做大,首先还需做强,“强大”一词颇耐人寻味,把强放在首位,尔后才能求大。只有确保核心竞争力优于同类企业,使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能准确迅速地调整发展方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有了核心竞争力,小企业也可以长成大公司,相反,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大公司也会衰落。一百多年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选取了十几家当时最大的公司作为道琼斯指数股。一百多年过去,如今只有通用公司还在,其余公司早已成过眼烟云。通用之所以能百年不倒,靠的就是先做强,再做大。通用前总裁韦尔奇有一个治企原则,要求任何一项业务都必须做到同行业的前两名,否则坚决卖掉。先做强,才能谈做大,而不是做大了,才来考虑做强。国内不少曾经做得很大的企业如秦池、爱多等,因为不是建立在做强的基础上,稍遇风浪就出事。
赢利能力是做强的关键。当前企业竞争不再是规模的竞争,而是赢利模式的竞争,谁经营思路对头,赢利能力强,谁就能通赢独吃。在电脑行业,IBM的质量、规模、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和市场占有率都是联想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