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1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16:55:48
材料一:匈奴,其祖先夏后代之苗裔了,日淳维...(匈奴)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移,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其俗,宽则随畜,因涉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自君王以下,成食畜肉,衣其皮革,...父死,妻其母后: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材料二;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豁谷可缮者治之,起临兆至辽东万余里。
材料三:...于是汉患之,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阀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武帝)使四将军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击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余人。
材料四:据历史资料搜集统计,战国至秦汉这一历史时期,匈奴与中原政权之间长期反复战争。其大致规律是当北方气候温和风调雨顺的时期,这种争战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当北方气候寒冷环境恶劣时期,这种争战明显就得就增多。
(1)根据材料三,概括匈奴的社会生活状况。

(2)匈奴经常发动南下侵略战争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其天性”。你认为正确与否?为甚麽?

(3)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四,说明秦汉为巩固北方边郡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4)用今天发展的观点来看,你认为秦汉所采取的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匈奴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矛盾?为甚麽?

(1)以畜牧、游猎为主的游牧生活,民风剽悍,民俗落后。
(2)不正确。匈奴生活的区域属游牧经济,中原地区是农耕经济,这两种不同的区域经济,虽有相对独立性,但是游牧经济对农耕经济有着很大的依存关系。战国至泰汉匈奴与中原分属不同政权,当气候寒冷生态环境恶劣之时,匈奴人生存受到威胁,发动南下掠夺战争的次数就明显增多。
(3)秦朝:派蒙恬率大军大败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万里长城设44县,徙民实边。
西汉:汉高祖实行和亲、汉武帝进行大规模的反击战争大败匈奴。
作用:暂时解决了匈奴对秦汉的威胁,保护了中原地区先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4)不能。这些措施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矛盾的作用,不能解决游牧区域经济同农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