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高官等于厚禄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30 13:52:33
看电视里当官人家里都养好几百下人,全靠当官的薪水。那时高官的薪水和普通百姓比是不是高很多

非也。
高官并不厚禄。这跟一个朝代的廉洁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西汉初年,皇帝的辇都找不出毛色一致的马,大臣连马都用不上,只能坐牛车。上(国家)贫困如此,下(百姓)又该如何?
再说说,清朝“养廉银”的问题。
根据史书记载:清朝官员的薪俸非常微薄,一品官(相当于现代的正部级以上官员)的俸银每年不过一百八十两,每月只到十几两银子(京官有所谓“恩俸”,即照原俸饷另给一份;另外给一点有限的俸米),小一点七品官知县之类,每年俸银只有四、五十两。按常理来说,这样微薄的收入在当时的社会中,只能算是小康型或温饱型的生活水准。但是,当时许多官僚生活穷奢极欲,挥金如土,他们哪里有那么多钱呢?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靠灰色收入。
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例如,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年薪为155两,养廉银则达一万两。而台湾总兵年俸67两,军事加给144两,而养廉银则为1500两。

官员实际上的薪水并不高,但是他们可以利用奉禄购买土地,成为地主后,从土地中可以得到相当高的收入,同时他们还要以经商,得到收入。当然受贿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分的收入。
电视剧毕竟是戏剧不得当真,几百号的家人,需要多少的房间给他们住,能有百来人的下人,那就已经很惊人的了,正常情况下富豪官吏的下人也就二十多个的样子。
为什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说明当官以后,各方面都要比当一个平民要强。即使是现在,公务员的报考向来都很火爆

古时候高官不等于厚禄。宋,高。明,低。西门庆就是专放官银的。有的连到衙门上任的路费都不够。

当然,行政机构其实比现在小,比如一县就一县衙哪有许多公务员…财政归一人管,加上换算率不同就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

那当然,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穷书生去考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