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走向解体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16:25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是原始社会走向解体的关键因素。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经过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农耕生活,虽然公社土地、牲畜、森林等归整个公社共有,但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首领在分配劳动产品时,除了保证公社成员日常生活需要外,将剩余产品自己保存起来,据为己有。因此,以氏族首领为家族形成氏族贵族,在氏族战争中的俘虏不再被杀死,而被氏族首领控制成为奴隶,从事苦力劳动。这样就形成了初期的家族奴隶制。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繁衍,家族奴隶制不断壮大,开辟新的土地资源、生活空间成为迫切需要。因此各氏族之间为了争夺生活资料开始了长期的混战。战争的结果是失败的氏族或全部沦为奴隶或迁徙他处。并且一些氏族为了共同的生活区域、战略需要,达成了同盟,形成了部落。
部落里有议事会,但一般由较强大的奴隶主家族控制,并且迫使其他氏族屈服、进贡。这样就进入了奴隶制联邦社会,就像我国夏、商、周时期。
因此可以看出,从原始社到奴隶社会是必然的。总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分配的不均。

生产力的提高,是必出现社会分工,当工作可以分工的时候,因处在的工作位置不同,便渐渐出现财富分配不匀,贫富分化渐渐出现,人便开始有了阶级分别,同时人的私欲也就产生了,

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