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什么叫佛学里的"无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12:58

"无常"的“常”字是正常的“常”,常态的“常”。
"无常",简单说 就是没有绝对正常的事,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着的,不会永远处在常态中。

比如:说一个人反复无常,就是说他不定性,不稳妥,性情多变,没有规矩规律,今天这样,明天就那样了。

佛家看事物、看世界,认为都是无常的,所有的自然规律都是受时间和环境限制的,超过的这段有效的时间,任何规律都会失常的。别以为太阳永远按照一定规律 从东方升起落到西方,如果超出了局限,这个规律也不复存在,比如到了南极或北极,到了外太空,或者到几亿、几十亿年以后,这一规律就会变了。

任何规律都会变的,不会有任何所谓的“常理”永远存在。

缘起万物既然有生的开始,也必有灭的结局,因为大地万物皆无永恒性质,并且一直不停地演变。春夏时分,百花怒放;秋末冬临,叶落花凋。人之身躯也逃不了生、老、病、死的变化,俗语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那里有长命不死的人呢?故此人生充满了无常,就以人‘心’为例:心是生命的本质,却非固定实体,它只不过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聚合,而形成的思惟境况。心的普遍现象是念生又念灭,念灭了又重新生念,变化多端,刹那不住,我们怎能执它为常呢?
——佛使比丘 著《佛法的真实面貌》

无常,就是无恒久。
寿命无常,昨天还活的好好的,今天就出车祸撞死了;昨天还活着,今天就咽气了……
财物无常,昨日还是亿万富翁,今天被查漏税,导致股票下跌,崩盘,变成负翁

爱情无常,以前还好好的,现在劈腿有新欢

性格无常,昨天还是君子坦荡荡,今天就小人常戚戚了

孔子学无常师,所以圣人多能鄙事。
君子常戚戚,以致于小人反而坦荡荡。
世风不古,做鄙事的鄙人得不到小人的尊重,都是因为君子常而无学。

前一瞬间和后一瞬间就不一样。没有不变的事物。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