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难检字注音、释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1:49:51
疟、疖、醍醐灌顶、命运多舛?

疟 nüè 第四声

  基本字义
  1. 〔~疾〕一种按时发冷发烧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由疟蚊传染到人体血液里
  2. (疟)(“疾”读轻声)。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疒( chuáng),虐声。本义:病名,即疟疾)
  2. 同本义 [malaria]
  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素问·疟论》
  许悼公疟。——《左传·昭公十九年》
  疟,寒热休作。——《说文》
  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释名、释疾病》
  狂诵新诗驱疟鬼。——陆游《寓叹》
  3. 又如:疟病(疟疾);疟患(疟病的祸患);疟寒(疟病);疟疠(疟疾;疟疫)
  4. 通“虐”。残暴;灾害[abuse]
  静作相养,德疟相成。——马王堆汉墓帛书

  疟 yào 第四声

  基本字义
  1. 〔~子〕“疟(nüè)疾”的通称,如“发~~”(亦作“打摆子”)。

  详细字义
  1. 疟 yào
  2. ——义同“疟”( nüè),只用于“疟子”( yàozi)
  3. 另见 nüè

  疖 jiē 第一声

  基本字义
  1. 一种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俗称“疖子”。

  详细字义 〈名〉
  1. 疮疖。亦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 [furuncle]。如:疖子

  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到磨擦和刺激,都可导致疖的发生。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

  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解释】:醍醐:酥酪上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