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们对“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认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37:41
真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信仰是可有可无?还是人生的必须?

“信则有,不信则无”违背了“存在决定意思”这一原理。

信仰是人生的必须。

所谓“信”就是能够认知的事物!无论是宗教还是各方面的 能够认识别的 都称为信!
比如 五大宗教 其名成立 那我们所信的 就是五大宗教!
又比如 我说我信佛 但不表示我不信其他宗教!只能说我信佛理解佛陀的教理!
我这些认知 也是从佛法一小点的理解!也就是“实相”!

你看你就是搞学术的,老师或写论文的吧。

“信则有,不信则无”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你不信人最终都会死,你就不用死了吗?永远活着。伽利略的时代,人们都不相信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太阳就确实是绕地球公转的吗?你没看到过的东西,就不存在吗?

近代科学发展才几年,我们用科学证明、验证事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宇宙的存在有多少年了?科学还没触及、不能验证的范围大了去了。

“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说法是一叶障目,自欺欺人。连包容自己不认同的事物存在的可能性的胸襟,都没有……其他不说了。

信因果,相信善有善报,就去行善,将来一定得善报,这就是我理解的“信则有”。不信善有善报,就不会去行善,当然就不会有善报,这就是我理解的“不信则无”。

启22:2》 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注:“样”或作“回”),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

‘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在天堂有病痛,当然就有痛苦。

《启22:3》 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 神和羔羊的宝座,他的仆人都要事奉他。

做侍奉别人的仆人会快乐吗?

人在天堂里面并没有什么改变,也有饥渴,也有病痛,也有性欲,也有欲望,也有冷热,也有好奇心,等等。这些问题没克服,痛苦和烦恼就无法消失。难道神能够满足人类的所有欲望吗?那倒不如现在就在人间满足这些欲望,那肯定所有的人类都会向神三呼万岁。假如人类在天堂长生不老,那么,问题就更大了,恐怕没几代人就人满为患。新天地的耶路撒冷城有几大呢?宽长高=2400公里X2400公里X2400公里(大约)。谁能想象2400高的城墙?太空的卫星也不过几百公里的高度而已!

信则有,不信则无,这是唯心主义,就如同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