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夏虫言、、、不与秋蝉言冬,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44:09
这句话的原句是怎么说的啊

这句话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

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具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中,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惊蛙不可语天,拟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拘于时也,曲士不可语道,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与之有关的孔子小故事

夏虫面前不言冬

在孔老夫子的家乡曲阜,至今仍流传着一个“夏虫面前不言冬”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夏天,孔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路过一片无际的玉米地时,突然从玉米地里窜出一个又高又大浑身上下穿绿衣服的怪人。绿衣人往路当中一站,张开两只又尖又长的大手,拦住了孔子所乘的马车。

只见他瞪着一对圆圆的大眼,嘴一张竟咧到了耳朵根子,对着赶车的子路大声问道:“车上坐的是何人?”

“车上坐的是孔圣人。”子路忙答道。

绿衣人闻听高兴地说:“原来是孔圣人呀,太好了,我正有个问题想找他老人家给解解哪。”说着就要上车。

子路拦住他说:“先别忙着找圣人,有道是杀鸡何用宰牛刀,有事学生代其劳,我是孔圣人的学生子路,有啥难事给我说就行。”

绿衣人说:“你能给解也行,反正谁解都一样,我就问你吧,你说这一年究竟分几季?是分三季哪,还是分四季。”

子路听了绿衣人问的问题,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心想这算什么问题,谁不知道一年是分四季呀,于是就没好气地说:“这还用问吗,一年分四季。”

绿衣人一听把眼一瞪说:“不对,一年分三季。”

“一年分四季!”“一年分三季!”绿衣人和子路为一年分几季而争吵起来。

孔子听到争吵声出来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捻着胡子笑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