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李清照的诗《寻到黄河最上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6:22:09
近日我为公司做了一本画册,里面用到一首诗“寻到黄河最上游 碧翻白涌镜涵秋 人间艳说清流好 此更清流源水头”据说这是李清照写的。但我在网上没查到这诗。哪位行家可以给我解释解释这首诗呀?
我设计画册时没想很多,领导看着也不错,但领导也不太懂这诗,怕在向别人宣扬画册时有人问到他说不清而尴尬。非让我解释下。 还很急。看这图片,是宣传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旅游风光的。我该怎么写呢?愁人哪?
我把这首诗放在了最右边。

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因素。赤峰多样性的地质地貌特征,造就了不同形态的水体。“寻到潢河最上游,碧翻白涌镜涵秋。人间艳说清流好,此更清流源水头”。这首民国诗人王枢的《潢源碧翻》赞叹的就是当时被称为“潢水”,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的好来呼热乡白槽沟的西拉沐沦河。
  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南缘,沿西拉沐沦河呈近东西向延伸,长 340 公里,宽 50 公里的深断裂带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八大园区之一的西拉沐沦河大峡谷园区,地质学称为西拉沐沦深断裂。
  源于克什克腾旗境内的源水头,沙丘如垄似链,丘顶浑圆的沙地突然下陷,呈簸箕样三面环山的盆地,盆地中万泉争涌,如一锅沸腾的开水,自“锅底”冒出,遇山谷,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悬崖叠出,几公里内落差百米,为小水电站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这集天地精华而沸腾喧嚣的“神水”就形成了这里又一独特的景观,东方神泉圣水———热水塘温泉园区。
  地质专家认为,温泉的形成是远古时代内蒙古高原隆起和大兴安岭火山喷发造成地面断裂,形成花岗岩破碎带,大气降水、孔隙水、裂隙水沿断裂破碎带渗透、循环,在地壳深处受热后,又在导水花岗岩破碎带中汇集,沿裂隙上升涌至地表形成温泉。
  地处内蒙古高原东部边缘与大兴安岭山地和华北山地交汇处的克旗热水塘,开发利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热水分布范围1平方公里,水温在摄氏83度左右,热水涌水量和承压性较大,补给来源充沛。温泉所产生的机械作用,对人体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有奇特疗效,特别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皮肤病、风湿病等顽症疗效显著。这里的矿泉水浴被称为“绿色疗法”。
  热水塘温泉在《中国矿泉》中被评为高效优质矿泉,被誉为“东方神泉圣水”。西拉沐沦河水逶迤从容,热水温泉秀美轻柔,都具有形、声、色动态变化的美感,令人心驰神往,浩气激荡。

  我个人:来到潢河最上面,秋天水面如镜偶尔泛着白浪花,人人都赞美这河水清,哪知道这里才是清水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