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是什么概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0:05:07
小学教育学是什么概念 学什么的 毕业后这专业能干什么

  以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精心筛选了教材内容。涵盖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学生与教师、课程、教学(上)、教学(下)、德育、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学概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的迁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心理等内容,深入探讨和归纳教师资格考试的各部允题型,结构严谨、讲练结合、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梯度合理,极具实用性和兼容性,适用于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及特岗教师录用考试。

学心理、教育、教师口语、教法、文学、课程与教学论、书法... 这个专业针对性不强,毕业后想教什么都可以但都不专业...

一般地说,教学活动越是能够符合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就越是轻易成功;反之,教学活动越是脱离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学活动就越是可能失败。但由于教学活动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不同的教学原则与之相适应,因而教学原则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
1.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各门课程的内在逻辑系统的反映,并且树立在小学生发展一般规律之上,各种教材是以此为依据编写的,教学活动从基本上是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展开的。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充足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逻辑以及对学生的要求,这是教学系统性的基本保证。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虽然考虑了学生的认识发展,但主要是按照内容编排、制定的,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需要和特点处置好近与远、浅与深、简与繁等问题。

3.根据详细情况进行调整。系统性原则并非要求教师刻板、僵化地执行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按照一般和普遍规律制定的,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基本听从大纲顺序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从自己面对的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小学教育学是主要为培养小学教学的专业,毕业后主要在小学任教,也可在幼儿园或其他地方做文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