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就儿童生活中常见的道德讨论主题,设计一个儿童哲学谈话活动的方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9:09:19
这是一个论述题,请各位帮忙解答

安立
“在欧洲,一个妇女得了重病而濒临死亡。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可以救她的命。这就是她居住的镇子里的一个药商最近发明的一种新药。制造这种新药的费用很大,而药商又将药的售价定为成本的10倍。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他所认识的所有的人借钱,也只筹到了药价的一半。他向制药商恳求把药便宜卖给他或允许他以后将药钱补上。但制药商拒绝了,因为他的药是用来赚钱的。于是,海因茨不顾一切的潜入药店为他妻子偷了那种药。”
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海因茨偷药”的故事,也是著名的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选择测验之一。对于海因茨的行为是否正确的判断,不同的儿童可能有不同的判断标准。而每一个人的判断都有其依据。在柯尔伯格看来伦理范畴、道德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的结晶,个体对它的认识和掌握是一个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道德既不由外部强制所致的内化过程而来,也不是生物学成熟的自然结果,而是在儿童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中逐步发展或建构起来的,而这个阶段或建构要走过一个三水平六阶段顺序相继的连续过程,其中每个水平和阶段都代表着儿童通过自身的积极活动和思维建构而成的不同道德判断结构、道德世界观或道德哲学。因此处于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儿童的道德价值观也是不同的。因此“儿童是道德哲学家”。
“儿童是道德哲学家”的命题在教育上的逻辑结论必然是对儿童的道德进行灌输是无效的。因此柯尔伯格提出了“新苏格拉底法”———一种吸收了苏格拉底教学法实质的方法。他认为,促进学生通过与其社会道德环境和教育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从事积极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实践,其具体方法也就是“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
这就是柯尔伯格在《道德教育的哲学》一书中所论述到的。可以说柯尔伯格关于道德教育的哲学方面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尽管柯尔伯格的观点有时也会引起一些争论,但他的思想却帮助心理学界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的研究方向。柯尔伯格的工作、论著、思想及其应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公认和尊敬。
今天,《道德教育的哲学》的出版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师的睿智,让我们再一次与大师进行思想与心灵的沟通。而他的观点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的开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儿童道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