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莫须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9:54:08
我们历史书上解释是也许有,百家讲坛袁老师解释成难道没有吗,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几种推测意思?

袁老师解释成难道没有吗,我认为是对的,想想秦桧怎么会哆哆嗦嗦说可能有?他可是仗着皇上呢,怕什么!再说韩世忠比他官小

所以袁老师说秦桧有恃无恐当然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莫须有”三个字,是宋朝人的用法,应该从宋朝人的书里,去找旁证,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正宗。在宋朝人的书里,我发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有“莫须召二三大将来”的话;《曲淆旧闻》里有“莫须待介甫参告否”的话;《铁围山丛谈》里有“莫须问他否”的话;《宝真斋法书赞》里有“莫须与他明辩”的话;《分类夷坚志》里有“莫须谢尚书否”的话;《思陵录》里有“莫须批出”的话;《后村大全集》里有“莫须有人”的话。……从这些宋朝口语中,我们归纳出来“莫须”的语义,原来是“难道不”或“难道没”的意思。“莫须有”三个字,原来是“难道没有吗?”的意思。印证“宋史”原文:“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翻成现代话,明明是“岳飞的罪名,难道没有吗?”的傲慢语气。这种语气,才正是当时针锋相对的对话,“莫须有”三个字这样解释,才说得通。

一般文意是:根本没有。字面意思:半真半假。

应该是也许有吧的意思,至少主流解释是这个说岳全传上是这么解释的

一般的解释是:可能有,也许有。也有许多人认为是:“难道没有吗?”。

我个人认为是“不需要有罪”(或 还需要有罪吗?)。秦桧用“还需要有罪吗?”来回答,明确隐含这是皇帝的意思,你韩世忠就不要多管闲事了,保住你的命就不错了。

莫须有
【概述】
“莫须有”的典故,出自“宋史”岳飞传,岳飞传记岳飞被捕,案子将要做成的时候,韩世忠不服,到秦桧府上找秦桧质问。秦桧说,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的反动信,虽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莫须有被人注意的开始。
中国知识人读古书,摇头晃脑,做博学状,其实古书读得实在不行,因为他们读书不化,乱读一气。以“莫须有”三字为例,大家都解释做“没有”的意思,这是根本说不通的。秦桧若悍然说“莫须有”是“没有”,等于没有证据就整岳飞、等于公然承认自己胡来,天下哪有这种事?中国知识人人人读“宋史”岳飞传,可是人人都不深究这样解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