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质父子 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1:15:08
威,字伯虎…………威受之,辞归。
严格按照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 第28页 来翻译~
大家帮帮忙啊~~~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少年时,与蒋济、朱绩在江、淮一带都很有名气,在州郡任官。蒋济任别驾,有次出差前去见曹操。曹操问道:“胡通达,是个有威望的人,他有没有子孙呢?”蒋济说:“他有个儿子,名叫胡质,规划国家大事不如他的父亲,至于气概格局和精密细致处理事务的能力则超过其父。”查考胡氏族谱:胡通达名敏,曾经凭“方正”的名声被皇帝征召做官。曹操便征召胡质任顿丘县令。

入朝后他担任丞相东曹议令史,州郡中请他担任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矛盾,张辽见西州刺史温恢请求让胡质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有病为由推辞。张辽出来后对胡质说:“我诚心待你,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胡质说:“古人交往,对方虽然拿得多,但却知其并不贪;打仗时败逃,但能知道他并不怯懦;听到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不相信,这样相处才可善始善终。武伯南是位高雅之人,先前将军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为一点点小误会,结成怨仇。更何况胡质才识浅陋,怎么能和您长久友好相处?所以我才不愿答应您的请求。”张辽被胡质的一番话打动,又与武周和好了。

曹操征召胡质为丞相属。黄初年间,调任为吏部郎,任常山太守,继而迁任东莞太守。当地士人卢显被人杀了,胡质说:“此人没有仇人却有个年轻的妻子,他是因此而死的!”便把与卢显住得较近的年轻男子全都叫来询问,书吏李若被问及此事,脸色马上变了,于是胡质严加审问,李若当即自首,罪犯就这样被抓住了。往往因军功得到赏赐,他全都分给部下,从不拿到家里,在郡中任太守九年,官民都安定太平,将士也肯为他效命。

迁升为荆州刺史,加官为振威将军,赐爵关内候。吴国大将朱然包围樊城,胡质率兵轻装赴援。持不同意见的人都认为敌人士气太盛不可强攻。胡质说:“樊城低小,兵力也少,所以应当进兵为城内外援,不然,就危险了。”于是率兵破围,城中才得以安定。迁升为征东将军,奉令统督青州、徐州军事。在任上广开农田积蓄粮谷,有多年的储备,还设置东征台,一边耕作一边守备,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以便舟船通行,严加设防以对付敌人来犯。沿海地区因此没有战事。

胡质性格沉稳,心中对事情明察秋毫,不以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能够深加思索。嘉平二年去世,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唯有赏赐的衣物、书箱而已。军中将此事上奏,朝廷追加进封为阳陵亭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