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佛经是修菩提心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44:19

大悲咒,地藏经,就知道这么多!

善男子。复有十二种胜法。菩萨成就。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等十二。

一者 安隐心。为与一切众生乐故。发菩提心。
二者 愍念心。他恶来加能忍将护不生异相故。发菩提心。
三者 大悲心。为荷众生大重担故。发菩提心。
四者 大慈心。为拔一切恶道苦故。发菩提心。
五者 清净心。能于余乘不生愿乐故。发菩提心。
六者 无染心。为离一切烦恼浊故。发菩提心。
七者 光明心。为求无上自性清净光明照故。发菩提心。
八者 幻心。能知诸法究竟无物故。发菩提心。
九者 无物心。能知一切无所有故。发菩提心。
十者 坚固心。于诸法中不可动故。发菩提心。
十一者 不退心。能证诸法究竟尽故。发菩提心。
十二者 度诸众生不生厌心。如说修行故。发菩提心。

《普贤菩萨行愿品》。

菩提心,印光大师曾云,即自利利他之心。

又有大德云,菩提心乃是大智心、大悲心、大愿心的结合。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也,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着我相。所以发菩提心的人,应发以下之三种心:
一、大智心:不着我相 此心虽非凡人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二、大愿心:广修善行
三、大悲心:救众生苦
又发菩提心者,须发以下所记之四弘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另有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以十种因缘劝导众生发菩提心。言“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所言因缘,略有十种:
一念佛重恩故发菩提心。我们应该庆幸听闻到佛法,人身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