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唐朝)洛阳为什么叫“神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43:01

武则天生前苦心经营的势力范围,其实一直在洛阳,数百年的苦心经营,洛阳的灵脉关系已十分纯熟,万一遭遇什么危难,也都在自己的地盘上,更容易纠集力量,来保护自己,所以她上位之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洛阳建成自己的“神都”,在武则天的意识里,长安从来就不是自己的皇宫和自己的地盘,只有洛阳才是,所以她必须把洛阳打造成自己真正的地盘,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帝都。

最核心的举措,就是在洛阳建“明堂”,明堂,亦称天宫,古人认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

武则天刚建明堂时,是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并在明堂建成之后,将自己的年号也改成了万岁通天,那一年被称作,万岁通天元年。

但明堂刚刚建成,就莫名其妙地起火被烧,武则天就在火烧明堂后的第一时间,宣布照样建明堂,于是明堂被毁之后的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落成,重建后曰“通天宫”,而就在建成之时,年号再次随之改变,叫作“神功元年”。

远在公元64年(汉明帝七年),当时众仙云集洛阳,听闻昆仑神要来洛阳巡查,筹建天府(仙都),汇集佛道力量共同对付玛雅灵,料想天府建在洛阳的可能性极大,一时间群情高涨,只欠东风。

奈何在综合考虑之后,昆仑神将天府建在蜀山至青城山之间,这让众散仙遗憾不已,到最后,洛阳只落了个“陪都”的身份,也就是将文化、教育、研究一类的职能放在了这里,政治和军事中心放在了蜀山与青城山,这件事,数百年来,让众仙心有不快。

这个尘封的往事后来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武则天托人告知众散仙,当时洛阳没有成为天府(仙都),我也感到很难过,自从昆仑变为昆仑墟后,连昆仑众神都没有了象样的住处,既然蜀地为天府之国,主军事之职,亦是天庭之所在地,待神来世界时,不宜在天庭中处理事务,洛阳既为陪都,文化氛围浓厚,我们为什么不在这儿建神都呢?

“神都”这个概念,最早是从武则天口提出的,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众散仙听了,心想这年轻人挺能折腾,虽然他们知道昆仑神不一定会答应这样的事发生,可是万一答应了呢?洛阳一直有众散仙在,不像天府之国,尽是一帮晚辈,法力也不行,要真是成了神都,将来与神沟通多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