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怎麽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0:50:03
古代叫法或雅称,像杏林代表医学,垂髫代表小孩,写作文能用的,越多越好,有追加分,很重要,灌水请到别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711.htm下面一点的位置有你想要的
潘安→帅哥
西施、红颜→美女
巾帼→女
须眉→男
椿庭→父亲
萱堂→母亲
曾参→孝子
王孙→达官子弟
朱门→富人
轩冕、簪缨→达官显贵
面南→君王
面北→臣
陛下、万岁→皇帝
东宫、殿下→太子
社稷、宗社→国家
黔首、黎民、布衣→平民
杏坛→教育界
杏林→医界
菊坛→戏剧界
西席→老师
青衿→读书人
青楼→妓女
孔方兄、阿堵物、蒋中正→钱
杜康、黄汤→酒
陆羽→茶
鲤鱼、尺牍、鱼雁→书信

楼主网上搜下“借代”(这些东东的修辞方式),“指代”“意象”
会有比较多的收获
平时的诗歌古文里面其实挺多的,注意积累就行了

1、“春” 古人常以“春”作为酒的代表。《诗经》中亦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杜甫的名诗《拨闷》中也说道:“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而苏轼的《洞庭春色》中也有诗词为:“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2、“浆” 原是指淡酒,后又作为酒的代称。例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所道:“薛公藏于卖浆家。”这里所说的“卖浆家”,即为卖酒的人家。

3、“醑” 原是指将酒过滤后去除渣滓,后来作为美酒的代称。正如诗仙李白的名诗《送别》中说道:“惜别倾壶醑”,而杨万里的诗词《小蓬莱酌酒》中亦有“餐菊为粮露为醑”的诗句。

4、“玉液” 古人将“玉液”喻为尤如美玉般浆液的酒。相传古人认为,饮了“玉液”就能成为仙人。

5、“云液” 白居易的《对酒闲饮赠同老者》中说道:“云液洒六腑,阴和生四肢。”这里所指的“云液”即为酒,是酒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