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在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13:30

主要流行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市的象阳镇泮垟后横村、翁垟镇南街村、柳市镇、乐成镇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

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是中国的浙江地区,是浙江地区的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2006年6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杨木雕因所雕刻木材是黄杨木而得名。黄杨木生长缓慢,四五十年的直径仅有15厘米左右,所以有黄杨木雕“千年难长黄杨木”、“千年黄杨难做拍” (乐器中的一种拍子)的说法。相传最早是由一位雕塑神像、佛像的民间艺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了黄杨木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似象牙,年久色渐深,古朴美观,硬度适中,是一种雕刻小型圆雕的最佳材料。到了晚清,黄杨木雕才发生从娱神到悦人的根本性转变。那时候黄杨木雕发展为案头工艺品,成为摆设、欣赏的艺术佳构。但其地域文化精神仍渗透于作品之中,折射民俗心理的戏曲人物、宗教人物是表现的主要题材,反映地域乡风乡情的作品则明显增多。

据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内有一个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他索性跑出庙外,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了一块很有粘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五种技艺。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一种技艺。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中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叶承荣于清道光二十年前后所作太上老君像,是近代温州黄杨木雕的第一件传世作品。以后,叶家此艺代代相传。

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的温州和乐清,乐清是发源地。据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就是浙江乐清县人

你去问做木雕的都知道

产于乐清叫乐清黄杨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