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18:22
谁知道天津人的由来?

明朝朱棣带领大批从安徽招募的老弱残兵到天津戍边、屯垦,朱棣登基后赐名天津
大批安徽兵就此留在天津繁衍后代,形成最初的天津人。
李鸿章袁世凯在北洋练兵时带来的安徽兵都留在天津,所以天津人多是安徽兵繁衍的后代。

我知道天津建城600余年,但却一直以为天津人大多数都是山东来的。
朋友说,天津人大多数都是来自安徽。两相争执不一
最后,百度说了算。
据说,天津人主要有两个来历,一是在朱重八(元璋)时期,从江苏徐州(靠近安徽凤阳)迁来的一批人,因此,两地的口音有近似之处,鉴于本人语言能力差,无从考证,姑且听之;二是走陆路闯关东的人发现此地甚好,于是留下了一批人,大概这是天津人相对保守、小富即安的文化来源了。
看来确实有不少安徽人迁徙到了这块风水宝地,那所谓闯关东的又是什么人呢?应该就是我说的山东人了吧.
历史上比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就是:”走西口”和”闯关东”了吧.再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吧
《走西口》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包头,现在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两百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叫包克图的小村子。包头人说,因为山西人到这里做生意,才一点一点有了今天包头城的雏型,现在包头城里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样的说法。复盛公就是山西一户姓乔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开的商号的名称。山西,明、清两朝的许多地方志中,也提到了当时山西人到西北谋生的经历。由于有这种经历的人太多,在一些地方竟成了一种风俗。
走西口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开始,那么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是最大.前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左右,而且应该说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于是呢?人口外迁,这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