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流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11:22
我读大三了,想了解一下北大生科院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报考该院各专业时统考要考的科目。
谢谢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令人自豪的传统。本院历史上缘于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生物和农学相关系科。这些学校生物相关科系于1952年整合与合并,影响了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发展。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多位学生,如Alice M. Boring、陈桢、李汝祺和陈子英,有过贡献。在摩尔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学生李汝祺长期在北大任教,为我国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我国著名植物生物学家张景钺、汤佩松、李继侗曾在此工作。沈同与张龙翔在北大创立生物化学教研室。遗传学家李景钧1948年在北大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群体遗传学导论》,1955年后在海外再版,成为国际上的《群体遗传学》教科书。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北大从最早设置的动物学和植物学专业到50年代初设立了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动物遗传学专业。1956年以后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专业,1980年代又先后建立了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及生态学专业,1993年设立了生物技术专业。1993年生物学系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学院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学院平均每年承担国家科研项目130多项。学院现有实验室共43个,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生态学、行为生物学等。学院致力于建设智力刺激的文化环境,鼓励大家开展意义深远和创新性强的科学研究,并做出重要发现。
学院现有500多名在校本科生,学院致力于建设和发展提高个人才智和品德素养的环境,有多种措施鼓励学生开展和参与科学探索。学院有400多名在校研究生,近年来研究生的原创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学院毕业生中,既有在海内外生命科学界的科学家,也有在其它行业颇有成就的专业人士。
学院与国内外的科研和教学机构也有着广泛密切的交流和合作,如耶鲁大学、孟山都公司以及国内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等,成立了“北大-耶鲁植物分子遗传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在国家“引智基地计划”(111工程)的支持下,学院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积极邀请国际上著名科学家前来讲学与合作研究。学院积极支持教授与国内外科学机构和产业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