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如何理解。没有直接写战士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2:23:26

简要的说一下吧,你看他描写了大漠边关苍茫、悲凉的风景,格调雄奇恢弘,从侧面可以说明战士们不畏环境艰苦、豪迈、乐观的精神。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指使人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骑兵报告说:都护正在前线大败敌军。也说明了战士们的爱国精神。
很好的一首诗啊~~

看注释,有战士的
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使:奉命 出使。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问边:慰问边防。
4.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5.居延: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6.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7.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8.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9.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10.长河:黄河(但也有人认为不是黄河,而是其他的东西)
1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2.候骑:骑马的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3.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14.燕然: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编辑本段]译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带了很少的人想去边疆,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大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骑兵报告说:都护正在前线大败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