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人!该如何学习读古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55:03
有些朋友居然不看或者说不怎么看注释,就看懂了《易经》《史记》等等艰涩的古文书籍!我喜欢古诗词,也想读一些文言文加深国学底蕴。请教高人,应该如何学习读懂古文?

依据你现在的水平,建议分三步走:
一、熟读一些基本的古文,算作“入门”。可以把现行中学(初高中)课本中的文言文章读熟读懂,融会贯通,有的要能背诵。像《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史记-廉蔺列传》等,要烂熟于心。
二、读一些好的古文选本,逐步“登堂”。可以选择《古文观止》的注释译文版、冯其庸主编的《历代文选》等,一篇不落的通读,扩展语言视野。
三、读一些专门的文集,准备“入室”。可以选择《论语》、《孟子》、《左传》、《战国策》、《史记》等阅读,版本也可以选择一些旧注本,像《论语》,可选刘宝楠的《论语正义》。
最后附带说一下,读古文文本一定要选出版社。中华书局为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为第二,中国青年出版社可作为第三:因为他们的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二之内。其他出版社的古籍文本我真的不敢恭维。

从古代汉语学起,配合阅读古文,中国的文化就像是人的一生需要慢慢积累,但一般经过专业学习的人都能达到阅读水平。

阅读古文,除了技巧的掌握之外,还取决于一个人的素质、思想层次、学识修养等等,这也是古文不能速成的根本原因所在,当然,这也是国学区别于西学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西学能够速成,那国学是不可能的。另外,你要知道,古文在古代中国社会是知识分子特有的交流工具,而不是日常人们通行的口语。所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想要读懂古文,就要虚心踏实的学习国学,从浅入深,循序渐进,楼主如果缺乏积累,不妨先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然后学习论语等,易经是较为高深的国学书目,即便是高深的学者,缺乏对整个易学文化的了解也难以读出意义。史记相对也比较通俗,早期可以试读。

古文,要的就是积累!
没事了多看些,勤动口,朗读上几遍,毕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再试着翻译下。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及时查工具书,或者问别人,不可以拖到以后解决。还有个方法,就是有了难懂的或者自己不知道或常常忘记的字词要记下来,以后忘了还能用上不用现翻了,省时省力。
要熟记常用的字词的意思、常用的通假字、古今字都得记得!再者要知道古文的文体,像散文、谏文、碑文、祭文等文体!
但是我想说的是,你说你喜欢古诗词对么,古诗词不等同于古文。 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阅读时都要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