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什么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8:14:57
用原文回答:

“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
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
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原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说明了梁惠王关于为什么他所统治的国家人口没有增多的疑问(他以为下政令应对自然灾害而其他国家没有,就应该得民心而人口增加,邻国人口迁来)。而孟子认为他不施仁政这样做而想人口增长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
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
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
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
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
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
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
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
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
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
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
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
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
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