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的情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11:06
<春居杂兴>
两株桃杏映篱斜,
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
和莺吹折数枝花。

用50字左右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两株偏斜的桃杏,依靠着篱笆,映衬着副使的家。
不知为何春风不能容下这番景色,吹走了欢叫的莺,折断了美好的春花。

(描写 家道中落资产查封的景象。)

两株桃杏斜依简陋的篱墙,算是为清贫的家庭作一些装饰。为何得意的春风连这小小的点缀也不予宽容,竟连黄莺惊走花枝吹折!
美好物景承受摧折、不得呵护,现实酷虐,情理何在。全诗借景寓意,思致深邃。

52字描绘如下:
两棵桃树、杏树斜倚在篱笆旁边,妆点了商州的一个副使家。为什么春风容不得我欣赏桃花、杏花?故意把树枝吹断。

扩展说明:这是一首很不错的诗。第一,他写的景是比较难得一见的。几根很大的树枝被风刮断了,折掉了,但是枝头的花依然怒放。第二,他这首诗的构思也不错。他不说春风本来是无意识的,它偶然一刮,吹断了树枝。他偏说春风有意欺负我,容不得我拥有一片春光,看到我家的院子里有这么两棵美丽的花树,故意把繁花满枝的树枝刮断。这种构思比较奇特。

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初年的一位诗人,名叫王禹偁,也是相当有名的。有一年,王禹偁遭到贬谪,从当时的首都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一直贬到陕西的商州,在那里做“团练副使”,事实上没有什么实际的职务,只是一个闲差罢了。他的心情当然相当郁闷,他的生活也过得不太好。

主要参考:http://wenwen.soso.com/z/q132417613.htm

诗人运用象征(若答比喻、言之成理也可)手法(1)作者写有功无过的桃杏妆点了明媚的春光,却不为春风所容,正象征了作者的遭遇。(以光花杏花自喻,用春风暗指皇帝及佞臣)(1分),借春风吹折桃花杏花,抒发了忠臣不为皇帝佞臣所容,蒙冤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