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排泄器官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0:07:57

蜈蚣的排泄器官是马尔皮基氏小管 ,简称马氏小管。昆虫纲、蜘蛛纲以及某些陆生的节肢动物,如蜈蚣、马陆等的排泄系统由马氏小管与后肠组成。马氏小管是一些细长的管子,管子的一端开口于中肠与后肠之间,另一端为盲端,浸浴在血腔中。不同种昆虫的小管数目变化很大,少至2条,多至150条以上。但是每种昆虫的小管数目是恒定的。
在马氏小管内形成的原尿,尿量甚多。例如竹节虫,每小时所产生的原尿量相当于该动物的体液量。尿液的成分见表2,尿中除了各种离子和尿酸外,还有氨基酸和糖等化合物。原尿的总渗透浓度几乎和血浆的相等。原尿中K+的含量特别高,大约是血浆的8倍,其他离子浓度都比血浆的低。小管内尿液的电位比小管外血腔中血液的电位高出10~20毫伏。一般认为,K+从血液分泌到小管,是一个逆电化学和浓度梯度的主动转运过程,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其他离子,由血液进入小管则靠被动的扩散。原尿进入后肠后,大量水、盐类、糖和氨基酸等都被后肠重吸收,而尿酸被排除。尿酸是昆虫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昆虫后肠吸收水的能力很强,所以尿酸往往以结晶的形式被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