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殖土元虫的卵硝孵化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5:28:38
本人想养殖土元虫.养殖技术已经考察的差不多了,可是我对于卵硝的孵化有些问题不清楚.卵硝孵化土不加草木灰.是不是要加锯末.增加土的松弛性.另外.孵化过程中是不是要经常翻动孵化土?在孵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螨虫.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请养殖专业人士解答!不懂得不要回答。谢谢!

土元孵化卵所需要条件有:
①温度在28~32之间,低于28℃影响出生虫率, 高于38℃即死亡。
②土的湿度在含水分25%左右。于1:1 的卵混匀。
③保持孵化盆中的新鲜空气,不能密封。具体的孵化方法:1.5~2.5千克卵加含水分25%的黄土 1.5~2.5千克合匀,每天翻2~3次,以利于中下温湿度的均匀、透气。3天左右换土一次,所换入土的温度要以筛出土的湿度一致,并保持原土的湿度。幼虫出壳后,要分盆隔离饲养,防止螨虫的产生。孵化期土干时换湿土,严禁喷水以防霉卵。孵化期保持28~33℃的房间温度。给温方法:火炉、暖气、电炉等。将幼虫放入在缸或箱内饲养,加土8厘米厚。每天晚上喂一次, 掌握让小土元吃饱不剩食为好。青精料搭配喂养,长得快。
孵化缸(盆)就是在缸(盆)内创造适宜条件使土元卵孵化。
土元的饲养密度与温度、饲养土的厚度等条件有关。
(一)饲养的密度与温度。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需种卵0.35kg(出虫率70%- 80%),当其生长到4-5龄时,可利用虫体温度来控制饲养室温度(饲养室可按照立体恒温方法建造)一般O℃为冬眠期,不需加温;0-25℃为不宜生长期;25- 32~C为最宜生长期;40℃以上为死亡期。(二)饲养密度与饲养土的厚度。1-4龄地鳖虫一般饲养土的厚度为2-3cm,随着地鳖虫的生长,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要逐渐增加饲养土厚度。饲养密度与湿度的关系。如密度过小,地鳖虫活动量小容易引起饲养土板结、干湿不均匀,影响其生长(因地鳖虫生长所需水份是靠其自身的体表来吸取的),严重缺水者会死亡。达到一定饲养密度,通过地鳖虫的活动量,就可均恒掌握饲养土的湿度,一般6个月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周期。饲养密度不能过高,一般用手拍击池底,池面会出现波浪似的蠕动状为最高密度。
在池子里饲养土元,可放置几块塑料布,大小柯根据池子大小,上面洒饲料用,每次不要太多 最好夜里饲喂,根据每次吃食情况的经验决定放饲料的数量,吃不完第2天取出带有剩余 饲料的塑料布,傍晚再放里即可, 饲料剩余多了有害处,极易生螨虫,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疾病,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土元饲料广泛,各种菜叶,各种植物叶,水果皮、瓜瓤,各种无毒青草, 各种粮油下脚料,都是土元的好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