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词是哪个朝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2:14:59

是唐朝的

唐朝
大明宫词主要是说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一生的。
长安城被连绵阴雨笼罩。在皇宫深处,皇后武则天却被比天气还阴晦的心情笼罩着,怀胎12个月而无法临盆。当唐军将士大胜突厥的喜讯传来,公主终于降生在朝堂之上。这奇异的经历使高宗皇帝李治认定女儿的降世为天下带来了好运,当场赐名——太平公主。
武则天从太平降世就对她倾注了特殊的关怀和宠爱。谁会料到,太平一生的悲剧也就在这幸福的童年中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14岁的太平第一次出宫就在上元灯节的假面狂欢之夜邂逅英俊武士薛绍,使她坠入少女的初恋。武则天出于对女儿的溺爱,掩盖薛绍已婚的事实,暗中赐死了薛绍的结发妻子惠娘。经过几年痛苦的婚姻生活,薛绍怀着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决心以及对太平不可抗拒的尊敬和好感迎向太平手中的利剑……
薛绍死后,为了对抗母亲,太平嫁给了善良、鲁钝而无能的武攸嗣。武攸嗣因研制春药有功得到武则天的宠信,也因为春药的缘故意外发生婚外情,自觉有愧于太平,畏罪自杀。历经两次婚姻的失败,太平心灰意冷,她把热情转移到皇朝的政务之上……
经历了无数的惊涛骇浪之后,太平最后死在李隆基赐予的一尺白绫之下,孤独地死在大明宫深处。
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名永安宫,是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而修建的夏宫,也就是避暑用的宫殿,而宫殿还未建成,太上皇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于大安宫,夏宫的营建工程也就此停工。遂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大明宫再次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龙朔二年(662年),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故就修大明宫”。当时为修此宫曾征收关内道延、雍、同、岐、幽、华、宁、鄜、坊、泾、虢、绛、晋、蒲、庆等十五州121钱,且在龙朔三年二月减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经过这次大规模营建,大明宫才算基本建成。当然,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葺修,如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曾修大明宫,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三年又曾二次增修大明宫宫殿,“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浚龙首池,起承晖殿。不过这些工程只是增修补葺罢了,大明宫在郭城的东北处,南接都城之北,西接宫城的东北隅,占据龙首原的高地之上。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之一,另两座是太极宫和兴庆宫。大明宫在太极宫之东,所以又称为“东内”, 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