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3:33:37

目标
一,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体目标是:
――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 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
整个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
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形成纵向衔接,层次递进的目标.新课程体系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民主法治精神,做负责任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