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前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28:37
就是畜牧业未来发展趋势
谢谢了
我想说的是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会不会以后在工厂里养东西都会是机械化或者还要等多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还有就是以后的养殖会象那一类动物或那一类经济动物倾向前景如何.
谢谢

目前,畜牧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特色突出,区域化布局、市场化特征鲜明。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畜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生产方式快速转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市场有效供应能力不断加强。目前中国肉类、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随着产量的增长,中国人均畜产品占有量也持续上升,1978 年,全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只有9.1 公斤、2.4 公斤和1.0 公斤,到2010年,人均占有量已分别达到45.8 公斤、20.7 公斤和26.7 公斤,分别是1978 年的5.0 倍、8.6 倍和26.7 倍。

前瞻产业研究院畜牧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我国城市居民仍处在稳步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的“上升”阶段,特别是牛羊肉、禽肉、液态奶和乳制品、水产品,还将出现迅速增加的态势。随着广大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肉类和蛋类消费将会出现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

虽然农村奶类消费现实需求的出现可能会晚一些年,但其潜力会更大。总体而言,未来15-20 年内,中国居民的畜产品消费将进入稳定增长时期,我国畜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这是一些关于畜牧业数据,希望可以帮到您。

  畜牧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区域化生产格局逐步形成。生猪生产已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向南北两侧逐步扩散的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畜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长江中下游各省市的猪肉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1%,东北地区由于粮食转化的潜力大,正在成为养猪新区;肉牛业迅速由牧区向农区转移,形成了以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为主的肉牛养殖格局,中原肉牛带和东北牛肉带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

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