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政府交往注意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9:48:40

有的人胆小怕事,有的人脾气暴躁,有的人刚刚遭遇一些挫折,与这些人交往显然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有的人误以为,对他们表示理解是与己无关的事情,何必趟这浑水呢?殊不知,理解他人不但可以让我们学会理解,学会承担责任,而且更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质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妨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不要误以为他人反应不佳或心情不好一定是冲着你来的。事实上,有的人心情不好、反应冷淡仅仅是因为出于某种担忧或是因为遭受了某种挫折,而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当然,如果反应迟钝或态度傲慢的那个人恰恰就是你,那就另当别论了。

  2.记住,你不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当对方向你提出一个问题,而你一时答不上来时,你大可坦言相告:“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也不甚了了。这样吧,让我考察一下,然后再告诉你。”接着,再去寻找答案,或找一个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不懂得察言观色,不懂得自圆其说都可能令人感到气恼。

  3.将心比心,循循善诱。“你究竟在担心什么?和我谈谈好吗?”或“现在我明白了,难怪你会感到这么沮丧”。而不要粗暴地拒绝他人的求助:“喂,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或者“这是某某人的错,关我什么事呀?”草草结束谈话、颐指气使或者给人脸色都不是可取的行为,它将直接影响到交际的质量。

  4.在对待某些问题上,不必非得持某种极端立场,你完全可以采取中立的态度。“我知道了”或“我明白了”或“你能不能把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跟我说说呢?”而不必说“嗅,我知道你的言下之意了”或者“这样是不对的”。

  5.我们应该知道,有的人并不关心你是否与他们持相同的观点,相反,他们只是想找个人倾诉衷肠。为了表示你的确是在认真地听他们说话,你不妨使用下述几种关注方式:

  “你究竟在担心什么?能说得更详细一点吗?”

  “你为什么对这件事特别担心呢?”

  “如果你和某某人友好相处的话,那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能说得详细一点吗?我还是不太明白。”

  6.不要试着去说服别人:我的办法才是最好的!因为这其中可能夹杂着过多的个人喜好。相反,你不妨把重心放在我所采取的步骤以及它可能对他人或团队产生的作用(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