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偏义复词是如何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16:38:18
请教!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

例子: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例一: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例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例三: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例三:言其利害。(毛遂自荐)
——偏的还是利。

偏义复词应该是古代的一种语言习惯,有凑足音节的作用。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中的“往来”,侧重于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侧重于远,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宫中府中,……不宜异同”中的“异同”,侧重于“异”,如果没有补衬的词,读读看,很不顺口:往(来)无白丁,忘路之远(近),宫中府中,……不宜异(同)。

偏义复词属于古今异义类,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其中,偏义在崩,殂是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