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给我一些海洋爬行动物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0:38:08
要古代的

在地球的演化历程和脊椎动物的发展历史中,中生代(距今约2.45亿~0.65.亿年前)是爬行动物的时代。庞大的恐龙家族统治着陆地,翼龙在天空翱翔,鱼龙、蛇颈龙等则又重新回到海洋中生活。我们对这些海洋爬行动物的认识基本上都来自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它们在当时占据着被现代的鲸类、海豚、海牛、海豹、海狮、海象和现代海龟所占有的生态位置。 幻龙类是三叠纪(距今2.45亿2.10亿年前)时的小型长形爬行类,有较长的弯曲的脖子及尖利的牙齿,脚成为短的桡足。很显然,幻龙类起源于陆地爬行动物类型:它们的四肢还相当强壮,可能像现代海豹和海狮那样能爬上陆地捕食或产卵。当在海中游动时,它们长而弯曲的脖子左右摆动捕食鱼类。我国贵州、广西曾发现不少该类化石,其中最有名的是贵州龙,个体大者长超过1.5米,小的仅20厘米左右。 楯齿龙类是与幻龙类同时代的另一类海洋爬行动物,全长约2-3米。其身体笨重,颈短,头较宽阔,具挠状足,身体上部和头顶均披有保护甲。这类动物的代表楯齿龙的牙齿非常有趣,其口中上腭及下颌后部生有宽大的磨石状的齿,而前部的牙齿变长并向前伸出。楯齿龙在浅海中缓慢游动,觅食海底固着的牡蛎等介壳类动物。它用其前部牙齿将这些动物撕下,再用巨大的后部牙齿将它们压碎并吐出介壳碎片,而后吞下鲜肉。 鱼龙类最早也出现于三叠纪,是高度特化的海洋爬行类。它的身体已变成完美的流线型,四肢呈桨状,用来保持平衡和改变运动方向;尾部为一巨大的尾鳍,但脊椎骨伸到下叶中(倒歪型尾);背部的肉质背鳍可防止身体左右滑动。其眼睛很大,有着极好的视力;鼻孔生在眼睛前方不远处,利于露出水面呼吸;上下颌骨加长,长有许多尖锐牙齿。鱼龙已完全适应海洋环境,有出色的游泳本领,它们可能像鲨鱼或海豚那样生活。鱼龙类不能离开海水登上陆地,那么它用什么方式繁殖后代呢?在德国发现的鱼龙化石清楚地表明,它是以卵胎生的方式生产小鱼龙的。不同种类的鱼龙大小相差很大,小的长仅1米左右,大的有15-20米长。发现于我国西藏海拔4800米处的喜马拉雅鱼龙长达10米,距今已有2亿多年,它是喜马拉雅地区从大海变为高山的历史见证。 蛇颈龙类是侏罗纪(距今2.10亿-1.45亿年前)和白垩纪(距今1.45亿-0.65亿年前)海洋中的巨兽,它们从三叠纪的幻龙类演化而来,但身体向巨大化发展并更加适应水中生活。它们的四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