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b做了一个dll文件,在其他语言中调用的问题(追50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11:02
vb 做了active dll 现在要在labview中调用
发现dll如果移动则,无法引用
一般说是需要重新注册,但是用regsvr32 。。。 还是没用
又听说要设置user权限,但是还是没用

请问是什么问题,应怎么解决
如果用vb程序 在 工程-引用中添加该dll
运行vb程序后,labview就能引用移动后的dll

但是如果机器上没vb怎么解决
或者哪位知道vb中的引用具体是什么步骤

DLL文件(即Dynamic Link Library,动态链接库)作为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一些小程序外,我们几乎能在所有软件中看到DLL文件,而且如果使用VB写的一些收费软件有一个DLL代替关键函数,想破解都难了。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来学习如何编写DLL。
对于很多初学VB的网友来说,VB是一门比较简单的语言,而MicroSoft公司在开发VB时,也增添了很多功能。所以,我个人觉得VB除了部分不足之外还是挺不错的,当然我指的不足是主要是VB运行库方面的问题。
对于很多VB初学者来说,都会有这么一个错误的认识——VB中创建的DLL只是COM组件,无法作为输出函数的DLL(即VB写的DLL是不完整的DLL)。然而,对于一些VB的高手来说,他们就知道应该如何写具有返回值的DLL。其实,国外早已经有人做出了在VB中制作标准DLL的Add-Ins了,而且在网上也有对于写VB创建能作为输出函数的DLL的相关文章。今天,我再来讲讲这个话题——VB创建能作为输出函数的DLL

对于VB编写DLL,按照我的经验,主要分为两步:一、“安内”,二、“攘外”

首先,“攘外必先安内”
我们要知道如何使DLL拥有一个能被调用的API函数。很简单,我不想多说,就是在Module里面写一个Public的Function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攘外”了

那么,先来介绍一下编译技术

编译器的编译技术可以分为Native Compile(自然编译)与P-Code Compile(伪编译)两种。
自然编译是编译器将高级语言转换为汇编代码,并经链接生成EXE程序的过程。
伪编译是编译器将高级语言转换为某种编码后,将能解释、执行此编码的一段程序一同链接,生成EXE程序。
伪代码P-Code,最早应该叫做Pascal-Code,其名称起源于一个Pascal编译器使用的“中间代码”编译技术。现在一般作为Pseudo-code(伪代码)或Packed-code(压缩代码)简称。
采用伪代码编译时,每个VB源文件(包括.frm(窗体)、.bas(标准模块)、.cls(类模块))经VB IDE编译后各自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