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访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08:19
我参加了青少年中日友好访问团 ,其中有个环节是学生互换礼物,我想问日本人喜欢什么东西?

送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 既然是文化交流就肯定要互相赠送本国文化礼物。

去上街随便找些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小礼品送送就行了。到了外国就有意义还值钱

在日本,讲究“送礼”是众所周知的,每年的中元(6月底至7月中)和岁末(12月底至1月初),是日本人送礼的高峰时期。日本人送礼的对象主要是关照过自己的上级、长辈以及同僚好友等,礼物多为食品、土特产品、生活日用品等,礼物的价格并不贵,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日本人迁入新居时,也要向邻居赠送小礼物,表示关照和友好;还有外出旅游后,日本人也往往会带回一点小礼物送给同僚或邻居,表示大家“有福同享”。因为日本人收到别人的礼物后要“还礼”,回赠对方一件与收到礼物的价格大致相同的礼品。你送的东西太贵重了,对方回赠你的东西也要贵重,为了不让自己的送礼成为对方破费钱财的负担,日本送礼的标准是:礼物不能太贵重,既表示了自己的心意,又不会引起对方的不安。

中国也讲究“送礼”,但中国人送礼的概念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中国送礼没有固定的时期,除了结婚、生子等仪式性的送礼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送礼项目就是“见面礼”。比如一个在海外住了多年的华人回国探亲,与亲戚朋友见面时绝不能“空手”(那是一件非常失礼的事),总要送对方一些礼物作为友情的表示。

然而中国的送礼标准与日本不同,中国人的概念中,礼品的价值与友情的大小挂钩,赠送的礼品越贵重,就表示友情越深厚。因此中国人送礼物一定要贵重,决不能太便宜了,否则会让对方感到你不把他“当作一回事”,甚至以为你有意“寒碜人”,日本式的便宜小礼品还不如不送更好。一位了解中国送礼习俗的日本人对我说:“在中国送礼,要不然就送一件大礼品,要不然就干脆不送。像日本那样赠送小礼品的做法是会挨骂的。”

我每次回中国时,也给这边的日本朋友带一些礼品,但都是几十元甚至几元的小礼品,所以也不成为负担。可是我每次回国就要为亲戚朋友的送礼大伤一番脑筋,也经常听到海外华人回国时的送礼烦恼。因为来自“海外”的见面礼得要有一定档次,礼品的价值至少在几百元人民币以上,几十元人民币档次的礼品是绝对“送不出手”的。以前送手表、照相机、随身听机、高级电动剃须刀、金银首饰等高档商品,现在中国家庭这些东西基本都有了,所以赠送现金又成为新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