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如何将肽链转化为蛋白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2:17:01
在原核生物中,唯一的细胞器就是核糖体

而核糖体的功能是翻译出肽链

在原核生物中,肽链如何进一步加工?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肽链加工成蛋白质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细胞器,在真核生物细胞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是用于加工某些特殊用途的蛋白质(如输出细胞外的蛋白),大部分的蛋白质都不需要通过它们的加工就能生成。
而核糖体的功能,概念上认为是生成蛋白质,也是细胞内唯一可以生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肽链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在高中教材中没有涉及,其实是通过细胞质基质中一种被称为“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如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实现的。它可以协助肽链的折叠,使其不致出错,此过程中并无细胞器参与,在细菌中也可进行。

发现很多高中生都有这样的误区:没有细胞器就不能有对应的功能。

这是大错特错,就像蓝藻没有叶绿体一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真核生物具有的功能本身就是从原核生物中继承而发展的,无非就是分工更明确、效率更高。

原核生物大部分生理功能包括蛋白的折叠修饰都在细胞质中完成,涉及到需要膜结构的过程则是由细胞膜来完成。

分泌蛋白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非分泌蛋白则不需要,他们在分子伴侣的配合下形成蛋白。

我在高三第三轮复习的最后一套理综题中看到这样一个题,不知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