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的定业怎样理解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6:49:12
这个“定业”与“定数”是否有区别呢?

问:佛不能灭定业,地藏菩萨胡为有灭定业真言耶?且既达本来罪福皆空,又何谓耶?

  答:业之与报,皆是自心现量。心空一切皆空,心假一切皆假,心中一切皆中。特凡夫不达能造所造,能受所受,当体三德秘藏;而以殷重倒心,作殷重恶业,必 招殷重苦报,名为定业。彼心既定不可挽回,大觉亦不能即令消灭。故大慈悲巧设方便,令地藏大士说咒劝持,即是转其定心渐使消灭也。是故菩萨功能,全是佛之 功能;佛既不居,菩萨亦不居,究竟只在当人一念信受持咒之心耳;此正所谓既达本来罪福皆空之旨,原非拨无因果;以罪福因果当体即空,亦复即假即中;迷则灭 与不灭俱非达本,达则灭与不灭总不碍空也。古人云:如何是本来空?业障是。如何是业障?本来空是。透此二语,便出野狐窠臼矣。

  定业
  一定受报的业。定业有善恶两种,善的定业,定受乐果,恶的定业,定受苦果。[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定业
  (术语)定受生死苦果之定业因也。此有善恶之二,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又善恶之定业,各有三种,于造善恶业之生,直感苦乐之果,为顺现受业。隔一世而感其果,为顺生受业。隔二世以上而感其果,为顺后受业。已上皆为定业中之差别,此外善恶皆有不定业之一种,业力微弱,不必感果也。因而通为四业。[囗@又](术语)念佛四业之一。对于散业而言。坐禅入定而观佛也。往生要集下曰:‘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定业在未成熟前,依旧有一线生机可言。如五逆无间业,依止大乘法,仍可度脱。然而一旦将近成熟,则不可避免。
定业就好比一个海啸,对于一个小渔村来说,自然是躲不了,但是你若有幸能在一个大海港,或许还有生存的机会。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定业本身就是可转的,只是非常难转。所以很多地方就干脆说成定业不可转了,也就成了定数了。

但理论上来说,只要还没成熟,定业也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