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交换机为什么要配置IP地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2:26:59
假如我有一台PC连接二层交换机,然后PING此交换机,是什么原理?一样是先进行ARP广播,然后获得交换机IP所对应的MAC?可是二层交换机是不认识IP地址的,不太明白,请详细解释吧,分给的应该不算少
我做了一个测试,当在三层交换机上作IP和MAC绑定后,那么其他电脑如果设置此IP,那么可以在子网内与其他主机通讯,但是需要路由的时候,则会超时,我想这个原理应该是数据到达交换机后,进行IP的判断,然后由于该IP已经绑定,并且不是对应的MAC,则会丢弃,可是如果我直接PING三层交换机,也是可以通讯的,这是为什么?ARP协议应该收到方记录源IP和MAC,然后把自己的MAC发给源IP,当收到源IP和MAC得时候,难道不需要判断一下吗

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交换机和PC是二层通信,因此他们之间靠的是MAC地址来通信,不会应用到ARP广播,它是三层的信息,就是在有路由的情况下才会用到它。
原理也很简单,因为你设置的IP和你绑定的IP冲突了,但是你在子网内通信也是属于二层通信。但是你要到达路由器的话,就要看你是怎样设置的了。

我跟你说以下路由器与PC得工作原理。

假如说有两台主机A B,它两也不再同一网段中,那么就要有三层的设备路由器来转发了。当主机A要与B通信时,A主机的数据包先到达自己的网关,然后主机A会通过ARP请求得知自己网关的MAC地址。在数据链路层A将IP数据包写入到以太网帧的数据包中。帧中的源MAC和目的MAC,分别是主机A 和网关的MAC地址。那么这个数据包就会到达A相连的路由器,路由器会重新打开以太网的数据帧,查看里面的信息。它会匹配路由表的条目,如果有在写入自己去B主机的接口的MAC,然后就这样依次类推。当到了对方是做的相反的动作。

二层交换机工是不用配置IP地址的;这是因为: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它是自动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说的通俗点;它是依靠MAC地址进行转发数据包的。
PING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它用于测试网络连接量的程序,它发 送一个 ICMP 回声请求消息给目的地并报告是否收到所希望的 ICMP 回声应答。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 样大小的数据包, 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如不回那就是说没有这个主机或线断了,所以PING也可检测网线,是否畅通的基础;
而三层交换机就必须有自已的IP地址了,它是具有的路由功能并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是OSI模型中的网络层,你所说的我也听明白了,这是因为你对三层交换机的原理还是没有搞明白,所以才有这个疑问,首先建立一个连接要用三握手才能达到有效的连接的;其次是三层交换机因有自已的IP地址,通信是没有问题的;最后,还得搞懂ARP、IP、MAC之间的的原理,才能明白你所有的问题,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明的啊

在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