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详解一下《楞严经》中的这段经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5:25:46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
佛云:《「…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卷三)

师兄善问!
《楞严经》甚深微妙,文笔优美;读来如亲见世尊与诸菩萨。古云:“自从一读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然而,古来对楞严经多有质疑,清末有人作《楞严百伪》诽谤之,后有教内大德《辩破<楞严百伪>》。师兄请看这篇文章:http://www.forfo.net/showart.asp?art_id=112&cat_id=15

对佛法久有熏习的学人,会看出《楞严经》和其他般若类经典不同的地方;比如师兄引用的这一段:
“见闻觉知本如来藏(真心)”----真心不生不灭,见闻觉知心生灭变易;每一世都会断灭,又再次出生。真心永无所住,永离见闻觉知,永无执取,永远如如不动。而见闻觉知心,必有所住,必执取六尘。二者迥然不同,何以说为:“见闻觉知本如来藏”?
末学熏习善知识所说,虽未证真心;勉力回答:
见闻觉知,是如来藏所生;一切万法,是如来藏所生。因而,一切万法都具有如来藏的部分体性。所以说:“见闻觉知本如来藏”;以如来藏为本。《楞严经》中还说见闻觉知“非因缘生”。我们知道:一切万法都是“诸缘和合而生”,都是因缘生灭,若无缘起,就不会出生。为什么说见闻觉知“非因缘生”?其实,诸法的根本并不是诸缘和合,诸缘和合只是外部条件。是未证真心的人在世间法层面上看到的“真谛”(二乘人所证的:“世俗谛”)。真正的“因”是如来藏!一切万法莫不如此。《心经》说:“色空不异”。也是这个道理:色法、以及受想行识等万法。与“空性的真心”非一非异。只是经中直接用一个“空”字表达真心(真心是空性,空相),如果理解为“无常空”。那怎么可能“不异色”,都已经“空”了,“无”了,不存在了。怎么可能“空即是色”。(参看末学空间文章:《心经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