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出自范缜的哪部著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3:14:10

一、出自范缜的《神灭论》。
二、原文是:或问予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三、《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用刀口同锋利的关系作了极为形象的比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范缜的《神灭论》一发表,朝野为之哗然、震惊。
四、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汉族,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

你有神灭论,我亦有物灭论:
同树多花,所飘不同,亦是因果,风非无因,树非无缘,花与土地,亦复如是,若换荷花,岂能吹落?
前世造业,而感今身,皆是因果,因果律者,因本质有,谤因果者,虚无主义,执迷不悟,胡说八道。
彼神灭论,亦为妄说,神非是形,心非四大,心若四大,手断人亡,发落人销,皆为我执,作大妄语。
妄认四大,计为我有,唯物主义,有如是过,神非是形,身非有我,假合故非,岂能当一?俱是邪说!
神乃本质,形乃合相,合相若亡,本质岂灭?合相有灭,因是假合,本质非合,岂有生灭?自欺欺人。
精神非用,用本无生,用本无体,本无有用,妄动名用,执用成苦,精神是性,是铁非锋,刀断铁存。
梁朝武帝,本不见性,其他俗僧,亦复如是,故汝邪狗,侥幸辩赢,若遇达摩,汝论必输,气死在地。

范缜著的《神灭论》,书中,他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就是说,身体和精神是对立的统一体,精神(灵魂)从属于身体,身体存在就有精神(灵魂),人死了,精神(灵魂)也就随之消灭。又说,形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互为依存而不能分割的。
范缜(约450~约515)fan(四声) zhen(三声)
中国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无神论者。字子真。南阳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曾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宜都太守、晋安太守。他曾同佛教有神论者进行了两次公开的论战。范缜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认为人生好比同一棵树上的花朵